在思考機會成本以及該怎麼做的時候,常常會遇到一個困難,那就是: 機會成本是變動的。
例如,我今天買了A股,A股小區間震盪盤整,這時B股開始大漲,有一飛衝天的趨勢,我把A股出了換追高B股,B股卻在這時開始回檔,而A股卻一舉突破開始大漲。這個時候,我一定會懊惱為什麼把A股賣了買B股,浪費了好大的機會成本,損失好多經濟利潤。
又例如,我做空了某個指數,指數卻開始上漲,我眼看著它漲,卻不敢把空單出了反手改買多單。事後回顧,發現當時就應該果斷出場反手的,這樣不僅可以少賠,反手還能把虧損的部分補回來還賺錢。但又有些時候,我衝動的改單反手,卻證明我原來的方向是對的,我損出反手不但沒有賺錢,還多賠了很多。
當我們在思考該不該反手,或是該不該把資金做更有效利用的時候,都是在思考機會成本,以及機會成本如果不如我們預期的時候,會帶來的後果。機會成本很多時候並不清晰,那我們該怎麼辦呢?
巴菲特說: 近似的正確好過精確的錯誤。這句話在我們思考機會成本時,很適用。因為機會成本一直在變動,我們沒辦法準確預估所有結果,那我們改考量這麼做帶來的最可能的結果就好了。
例如,我有個朋友,在大立光3540元的時候進場做空,理由是大立光會補3360那一段的跳空缺口。但他進場後的隔天,大立光拉了一根實體紅K棒,貫穿BBand的上軌(當天最高3790元,收在3785元)。隔天,大立光強勢上漲到3870元收最低3715元,之後的兩星期,大立光股價來到了4255元。
我朋友在放空後的隔天股價強勢上漲的時候,做了什麼事呢? 他僵住不動。他僵住了好幾天,想找個回檔低點認賠,但每次回檔的時候,卻又覺得,捨不得砍: "萬一我砍了他跌下去回到我的成本之下,我不就虧大了。” 然後看著股價一直上漲,忍到某天終於受不了煎熬把股票給砍了,想當然耳是不會砍在回檔最低點的。
如果是我操作的話,我會怎麼做呢?
- 我會設停損點,所以在股票強勢上漲那一天我確認走勢與我預期的不一樣時,就會把股票給砍了。
- 我會評估,這支股票是不是有反手做多的條件。因為我本來的心理預期是空,所以這時候要反手,一定會有追高的心理障礙,但這個心理障礙不是我該考慮的。我該做的只是專注在市場。當我接下來幾天確認大立光回檔有撐,技術面確認不會跌破強漲那天的紅K時,我會進場做多,停損點就設在強多那天紅K的底部。
-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,不要因為已發生的沉沒成本浪費了剩下資金的機會成本。我們先來假設幾種情況:
- 假設1: 他如果停損在3650元,並在3670元反手多,停損設在3540他的空單進場點。那麼,他多單最大的損失是空單損失的110點+多單損失的130點 = 240點。以股價4255計算,他的多單賺了585點。他的經濟利潤是475點。
- 假設2: 他空單如果一直放到4255元不出,那麼,他空單的帳面損失是715點。這715點的帳面損失,背後的機會成本是可以賺到的585點,所以他的經濟利潤損失是1300點。
- 假設3: 他如果只停損不反手,他的會計損失是110點,他的機會成本是585點,他的實際損失是110點,他的經濟利潤損失是695點。
上述三個假設中,最糟糕的情況是假設2,不但帳面損失巨大而且還不確定會不會更進一步擴大損失,耗費了高機會成本,浪費了時間價值,還可能有著巨大壓力與沉悶心情。次好的情況是假設3,他的真實損失就是110點,浪費了機會成本,但至少不擔心受怕。最好的情況就是假設1了,可以計算得出來的最大損失是240點,但卻有機會換到585點,不但把確定虧損的110點賺回來還剩有475點。
在我朋友的例子中,”近似正確”的選擇是假設1,我們雖然不知道實際情況會怎麼樣,但假設1的預期,是最有可能帶來最有利結果的選擇。
也許你會說,這是事後看,當下我怎麼知道它會漲,如果它跌了補缺口,那我多虧。堅持自己看法的人大有人在,在做錯方向時加碼攤平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。也許我那個朋友的看法是對的,可能最終大立光會回補那個缺口,只是,什麼時候會回補呢? 市場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是它正在上漲,而且還沒有停止。 堅持跟市場反著做的代價是什麼? 會不會,等到看到市場正在下跌並且知道自己看法要實現的時候,在進場做單,才是更好的選擇呢?
近似的正確好過精確的錯誤。
留言列表